掩膜版生产流程
PRODUCTION PROCESS
掩膜版生产流程
-
01CAM(图档处理)通过电脑软件处理,将产品图档转化成为光刻机能够正常识别的格式;同时对产品原始图形/图档进行一定程度的设计、排布、特殊补正(如 DCM、OPC)等,对产品图形及后续工序起到一定程度的补偿、优化等作用
-
02光阻涂布在已经沉积了铬膜的基板上,涂布一定厚度和均匀性的光阻,通过烘烤的方式使光阻固化,使得基板能够在特定波长的光束下发生光化学反应,后续通过显影、蚀刻等化学制程得到与设计图形一致的铬膜图形
-
03激光光刻将设计图形的数据转换成激光直写系统控制数据,由计算机控制高精度激光束扫描,利用一定波长的激光,对涂有光阻的掩膜基板按照设计的图档进行激光直写,从而把设计图形直接转移到掩膜上
-
04显影利用化学药液(显影液)与光阻的相互作用,将曝光部分的光阻去除,未曝光部分与显影液不反应而得以保留,从而得到与设计图形一致的光阻图形
-
05蚀刻经过显影工序后,利用化学药液(蚀刻液)与铬膜的化学反应将未被光阻保护的铬膜去除,有光阻保护的铬膜不与蚀刻液反应而得以保留
-
06脱膜经过蚀刻工序后,利用化学药液与光阻的化学反应,将掩膜版上残留的部分光阻全部去除,最终得到与设计图形一致的铬膜图形
-
07清洗利用化学药液与纯水对掩膜版进行清洗,得到表面具有一定清洁度规格的掩膜版产品
-
08宏观检查利用不同光源、光强的灯源,对掩膜版表面进行宏观(目视)检查,以确定掩膜版表面是否存在缺陷(Defect)、条纹(Mura)、颗粒(Particle)等不良
-
09自动光学检查(AOI 检查)利用一定波长、光强的光源获取被测产品的图形,通过传感器(摄像机)获得检测图形的照明图像并数字化,然后通过相应的逻辑及软件算法进行比较、分析和判断,以检查产品表面缺陷(Defect),如线条断线(Open)、线条短接(Short)、白凸(Intrusion)、图形缺失等
-
10精度测量与校准利用高精度测量设备,对掩膜版图形的线/间(CD)精度及均匀性、总长(TP)精度、位置(Registration)精度等进行测量,以确认产品精度指标是否在要求规格内;同时利用测量设备的测量结果和相关算法,对掩膜版、设备平台进行校正和补偿,满足产品要求
-
11缺陷处理针对断线、白凸及图形缺失等缺陷,采用激光诱导化学气相沉积(LCVD),在掩膜基板上沉积形成薄膜进行修复;针对铬残、短路等缺陷,采用一定能量激光进行切除
-
12贴光学膜采用聚酯材料制成的光学膜(Pellicle),将其贴附在掩膜版的表面,起到保护掩膜版表面不受灰尘、脏污、颗粒等污染的作用
-
数据处理与确认 -
直写光刻 -
显影 -
蚀刻 -
脱膜 / 清洗 -
尺寸测量
(CD / Registration) -
缺陷检查 -
缺陷修补 -
STARlight 检查 -
Pellicle 贴敷 -
最终检查 -
包装出货